圣水峪调研报告(一)
2018-07-06 来自: 山东青州圣水峪 浏览次数:1401
目录
一、圣水峪风光.................................................. 1
二、圣水峪遗址——七千年前的文明................................. 3
三、帝王圣迹、名门望族.......................................... 5
(一)赵匡胤落难圣水峪......................................... 5
1、落难圣水峪.................................................. 5
2、赵匡胤与金龙妹.............................................. 6
3、敕封“养老园”,赐“龙牌”................................... 8
(二)衡王世家与圣水峪的渊源................................... 10
1、衡王府与修真宫............................................. 10
2、衡高唐王墓................................................. 11
3、衡藩宁阳王与白衣观音庵..................................... 15
4、明亡后人避难圣水峪......................................... 15
(三)五代功名聂氏家族........................................ 17
1、旗杆底下翰林院............................................. 17
2、五代功名................................................... 18
四、东西文化、宗教圣地.......................................... 21
(一)佛教.................................................... 21
(二)道教.................................................... 22
1、修心养性之处全真道修真宫.................................... 22
2、道教山神庙................................................. 40
(三)天主教.................................................. 40
1、天主教植根圣水峪........................................... 41
2、百 年若瑟堂................................................. 41
3、圣水峪天主教的宗教活动..................................... 42
一、圣水峪风光
圣水峪(今弥河镇上院村),位于青州市城南10公里、临朐县城西北7公里,旧属临朐县,解放后划归益都县(今青州市)。因村西、南、北三面环山,泉涌成溪,长年不涸,故称圣水峪。后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帝前曾在此养病,为报答老道长救命之恩而赐名养老园,亦称养老院。圣水峪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同在一村,东西文化,交融共存,实属罕见;圣水峪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回归自然、修心养性的宗教与休闲游憩圣地。
圣水峪坐拥青山翠柏,终年溪水潺潺,四季虫鸣鸟啼,令人心醉神往。村西龙门山海拔557.9米,其间遍布怪石奇观,形似阎王鼻子的悬崖巍峨陡峭,玄武洞、紫阳洞千转百回,悬棺石险嵌峭壁,八仙桌立于险峰,龟背石犹如神龟休憩,竹叶石陆离斑驳,燕子石[1]遍及山野……
圣水峪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异常丰富。这里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在村西圣水泉周边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石器、龙山文化器物以及夏商周、战国、汉代、南北朝时期的文物;村中千年古槐枝繁叶茂,胸径5.3米,为青州之##;这里有丘处机闭关修道之处全真教修真宫、清凉寺、曾作为解放军指挥所的百 年天主教堂、佛教白衣观音庵、位于龙山之原的衡高唐王墓、曾经名噪一时的翰林院;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养病、与金龙妹相爱的美丽传说,如今象征他们爱情的辞妹花依然开放在辞妹山顶。
二、圣水峪遗址——七千年前的文明
圣水峪遗址位于青州市弥河镇上院村村西。遗址三面环山,为两山脉之间谷地,其西为龙门崮,东部为上院村占压,南临青山,北依松林,圣水河自前流过。
圣水峪遗址三面为高山环绕,植被茂密,物产丰富,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遗址处两山之间,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背风而向阳,适宜耕作,是一处理想的古代人类栖息地。
遗址平面形状呈不规则三角形,##长处约300米,##宽处约100米,现存面积约15000平方米。从采集标本情况来看,该遗址延续时间长,上限可达北辛文化时期,经大汶口、龙山、商周直至汉代;出土遗物丰富、文化特征明显,有石磨棒、锥形鼎足、鸟喙足、袋足、陶鬲口沿、铜镞等;遗址之上未进行深耕,保存状况完好。
从已掌握资料来看,山东地区北辛文化遗址数量并不多,青州地区数量更是有限。因此,圣水峪遗址的发现不仅将该地区的历史提前至距今7000年前,为构建青州地区考古文化序列提供新的证据,为整个山东地区北辛文化的研究提供更新的资料。建议加强保护,尽量避免大规模整地等活动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青州市博物馆研究员 夏名采
青州市博物馆文管科 李亮亮
注:
1.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6100年),山东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以滕州北辛遗址的发现而得名。目前,山东地区该类遗址仅发现100余处,多集中在汶泗河、薛河流域,泰沂山脉以北、黄河以南的山前平原地带及胶东半岛。北辛文化特征明显:成年人流行拔除侧门齿;陶器多夹砂,以三足器和圜底器为主;大型石铲、无足石磨盘以及数量众多的石磨棒是为该文化典型遗物。距今6000年左右,发展演变为大汶口文化。
2.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因##早发现于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分布范围包括今山东全境及苏北、豫东、皖北等地。山东龙山文化又称“典型龙山文化”,它上承大汶口文化,下启岳石文化。龙山文化陶器造型精巧、种类繁多,尤以兼具“黑、光、亮”特征的黑陶##为##,故亦称“黑陶文化”。其中的蛋壳陶杯薄如纸、亮如漆、硬如瓷,是当时##水准制陶工艺的代表,鸟喙足则具备浓厚的东夷文化特征。龙山文化处在新石器时期晚期,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制陶、治玉工艺成熟,出现了青铜器和城址,已步入早期文明社会。
三、帝王圣迹、名门望族
(一)赵匡胤落难圣水峪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随后迅速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实现了##统一。据史料记载,赵匡胤生于五代时期的洛阳,其父赵弘殷曾任后唐禁军军官。赵匡胤自小天赋极高,不仅书读的好,还练就了一身精湛武艺。无奈生逢乱世,战乱频频,赵家很快家道中落,窘迫潦倒。赵匡胤不甘沉沦,便于21岁时外出游历,决心闯荡一番事业。三年间,赵匡胤先后游历了陕西、湖北、山东、河北等地[2],其中,赵匡胤行至山东青州圣水峪时,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1、落难圣水峪
青州古城南部山区有一座高山龙门山,山下有一座道观“三清观”(今修真宫),住持王云道长知识渊博、武艺高强且医术高明,经常帮助周边村民,赢得十里八乡村民的尊重。
寒冬的##,挑水的小道士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告诉王云道长桥头躺着一个要饭的,王云道长赶紧跑过去,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躺在地上,身边放着一根七八尺长棍、一个蓝粗布包袱,此人脸色蜡黄、双目紧闭、浑身哆嗦,王道长便蹲下身一边为这人把脉,一边疑惑地打量着这个要饭的年轻人,考虑到救人要紧,王云道长吩咐众道士将这人抬回观内,安排到比较暖和的北厢房中,一边给他把脉诊治,一边吩咐两个道士生火取暖并熬上了红粘粥(秫秫面粥),等喂上汤药和红粘粥,这要饭的病情慢慢稳定下来,但仍发着高烧、昏迷不醒。
这要饭的遇到了心地善良的王云道长真是天大的幸运,王云道长不因为他是要饭的而不施救,把他从冷冰冰的地上,抬到暖烘烘的厢房中,还有两个小道士轮流守护给他喂水、喂饭、喂药、擦洗。王云道长一边为要饭的诊治,一边暗暗观察他的举止行为,并把他随身带来的长棍放在门后,蓝布包袱放在床上,想让他睁眼便能看到自己的随身之物,心里更安稳些。其实这个包袱王云道长已经解开看过,里面只有一身单衣、一件夹袄、一块擦脸的粗布和一个小瓢,王云道长看过包袱,并无恶意,只想查看其中是否有能证明来人身份之物。在王云道长与众道士的精心照料下,要饭的脸渐渐红润起来,身子也结实了许多。很快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要饭的已经可以到院子里走动晒太阳了。
##,要饭的在观外散步,与王云道长相遇,便恭恭敬敬地深鞠一躬,“谢道长救命之恩”,王云道长答道:“壮士不必多礼,救人于危难自是道家本分,只是我看壮士骨骼精奇、气宇轩昂,不似寻常百姓,何以沦落至此?”要饭的叹了一口气,并没有说话,王云道长又说:“敢问壮士高姓大名,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要饭的沉思片刻,才向恩人吐露真情:“在下姓赵,名匡胤,河南人氏,家道中落,本想去北方游历,无奈当##下,兵祸连连,干戈四起,民不聊生,哎……不料路途险恶,盘缠用尽,饥渴难耐,只好靠讨饭继续北上,又身染重病,才昏倒在此地。若非道长相救,赵某生死难料,大恩大德终身难忘。”听罢王云道长心想:此人谈吐非凡,绝非等闲之辈,便说:“壮士吉人自有天相,贫道不敢贪功,从今贫道就以赵壮士相称吧。”
2、赵匡胤与金龙妹
赵匡胤身体好了一些后,就帮助道士们干些杂活,但从不多说一句话。##,赵匡胤和两个小道士上后山挖草药,刚转过龙门山北边的山脚,忽听一阵惊呼,就发现两个山贼正挟持一女子向山沟里跑。赵匡胤见状二话不说,提起镢头就要上山救人,两个道士连忙上前劝阻道:“山贼凶狠歹毒,你不是他们的对手”,赵匡胤大喊:“岂能见死不救”,只身追进山里,经过一番恶斗,打跑了山贼,救出了女子。
原来那女子叫金龙妹,年方十七,出落得如花似玉,家住龙门山西南方的金家楼,自幼丧父,与其母亲相依为命。这年刚过年,金母生了一场大病,亏得王云道长及时施救,才捡回一条性命。这天,金龙妹陪同母亲到三清观还愿,不料回家途中路遇山贼,幸得赵匡胤解救才免遭凌 辱。赵匡胤担心母女俩再遭劫掠,亲自将娘俩送回了家,母女二人感激涕零,金龙妹便与赵匡胤义结兄妹。从此,金龙妹时常来到三清观看望义兄赵匡胤,日久天长,两人之间逐渐萌生爱意。
自赵匡胤打跑了山贼,为当地除却大害,甚得十里八乡拥戴,但赵匡胤却总是忧心忡忡,他染病未愈,加之与金龙妹的感情日渐深厚,实在有点流连于此难以自拔,怎奈他壮志未酬,知道成就大事者不可栖居安逸,经过三个月的纠结,赵匡胤终于决定割舍儿女情长,继续北上寻找大展宏图的际遇。
清晨,赵匡胤向王云道长辞别,说:“道长,这里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但在下还有要事在身,必须离开,数月来深受道长恩惠,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如今我穷困落魄,无以为报,若他日有幸功成,必定涌泉相报!”王云道长并没有想过要回报,便故意说:“那就把这一望之地送给三清观吧”,望着赵匡胤远去的身影,道长淡淡一笑,心想:救人不求回报,量你做到多大官也没有权利把几万亩地拱手送人。赵匡胤翻过龙门山,来到金家楼,把北上的决定告诉了母女俩。金龙妹虽是一介民女,却通晓大义,深知男儿志在四方,尽管心中百般不舍,仍鼓励赵匡胤勇敢闯荡,并执意远送义兄一程。他们向北翻过仙岭,爬到一个山顶,赵匡胤见金龙妹爬山吃力,便停下来休息,一对恋人互诉衷肠,良久,赵匡胤摘下一束花问:“这是什么花?”金龙妹答道:“我也不知道,只在这里有,每年清明时节才会开放”,赵匡胤说:“既然无名,##我们在这里分手,就叫她辞妹花吧,让她见证我们的爱情!”送到红石岭东,赵匡胤见金龙妹太累,便叫金龙妹不要再送,但金龙妹执意不回,直到到了苏家井的东山,金龙妹拉着赵匡胤的手,依依不舍,深情地说:“我等着你回来,如果回来找不到我,就到这里来找!”赵匡胤看着远处,想着王云道长给他指引的路,推开金龙妹,大步向山下走去,金龙妹眼泪汪汪地望着恋人的身影消失在山的尽头……
从此,金龙妹时常站在他们分手的山上苦等恋人回来,却始终未见良人回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终老。家人按照她的遗愿,将她葬在了苏家井的东山上,她相信赵匡胤一定会回到这里来。后人把苏家井东山称作辞妹山,每逢清明时节,山上辞妹花遍野绽放,山风吹过沙沙作响,仿佛在不断沉吟那段千百 年前的誓言。
3、敕封“养老园”,赐“龙牌”
赵匡胤辞别了王云道长和金龙妹,辗转来到河北邺都,投靠当时后汉枢密使郭威,并得到郭威的信任和重用。不久,郭威发动兵变,取后汉而代之以后周,赵匡胤被提拔为禁军行首,负责宫廷禁卫。此后,赵匡胤南征北战,战功卓 著,在军队中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并步郭威后尘,发动“陈桥兵变”,成为大宋开国皇帝。他时常想起昔日落难时的境遇,想起曾经于己有恩的王云道长和于己有情的义妹,十多年过去了,不知他们境况如何,遂派人到青州打探消息,得知王云道长仍然健在,但金龙妹却在思念中郁郁而终,心中不禁唏嘘感慨。
十几年过去了,三清观的众道士们依旧过着晨钟暮鼓的生活,大部分人早把那个曾经在观内养病的赵壮士忘得干干净净,只有王云老道长时不时惦记起那个气度不凡的小伙子,不知他这些年际遇如何。##,王云道长正在三清殿打坐,忽闻观外锣鼓、一个小道士急匆匆赶进来报信:“住持,圣旨到!”“圣旨?何来圣旨?”王云道长惊慌失措,“大宋皇帝的圣旨?哦……速速出迎!”等王云道长回过神来,赶紧鸣钟集合众道士。此时,宣旨的队伍已经来到观前,王云道长毕恭毕敬地将宣旨官员迎入观内,待众道士跪好,官员开始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清观虽小,曾掩潜龙,龙门崮不高,立有丰功。东起郭家崖,西至黑山顶,南到小石河,北至苏家井,四围田产,尽归三清观,免收皇粮,勿交税银,州府不得动用观产,敕封圣水峪为养老园,赐龙牌代天陪王云道长共度晚年,以报救命之恩。钦赐。”直到此时,王云道长才恍然大悟,当年那个穷困潦倒被他所救的壮士,已经成为当今皇上,皇上兑现了当年的诺言,自己的一句戏语居然成真,一望之地三万亩地尽归三清观。王云道长毕恭毕敬的接下圣旨,将龙牌供奉于三清正殿之中,但见这龙牌高约两尺、宽约一尺五寸,上书“皇帝万岁万万岁”七个金色大字,周身饰以金龙、碧海、旭日、祥云,尽显气派。从此,三清观声望大振,远近闻名,终日香火不绝。当年圣水河上赵匡胤晕倒的石桥改名为卧龙桥,长满辞妹花的山顶被称为辞妹花顶,赵匡胤叮嘱金龙妹不要再送的红石岭东山坳被称为嘱妹口,赵匡胤和金龙妹分手的苏家井东山改为辞妹山,养老园这个名字一直用到建国以后。
虽然赵匡胤落难圣水峪未见典籍记载,但修真宫内的确供奉着一块赵匡胤御赐“龙牌”,这块龙牌直到文革期间才被损毁,圣水峪的老人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 “龙牌”的样子。重新修缮的修真宫内,殿前矗立的《清乾隆九年重修碑记》上刻有“视殿宇,观神像,谒龙牌”字句,也证明“龙牌”确实存在。且根据《明正德八年重修碑》碑文记载,当时修真宫观产“东至潘家河沟,南至南山分水岭,西至西山分水岭,北至苏家井中心为界”,说明直至明正德八年(即公元1513年),修真宫的田土至少达到两万余亩,间接证明了这块御赐封地的存在。御赐封地、龙牌、养老园、卧龙桥、辞妹花、辞妹山……圣水峪的点点滴滴无不印证着昔日帝王落难于此那段历史。
(二)衡王世家与圣水峪的渊源
从1499年##位衡王朱祐楎就藩青州到##一位衡王朱由棷1646年被清顺治皇帝处死,在青州世代相传六世七王,前后历经一百四十七年,声势显赫一时。衡王府 邸位于青州城中,却在距离王府几十里外圣水峪(今上院村)大兴土木,留下了大量文物、遗迹,说明衡王府与圣水峪渊源颇深,那么圣水峪与衡王世家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1、衡王府与修真宫
明朝中期以后道教比较兴盛,尤其是明宪宗、世宗对道教更是崇信有加,因此作为皇 族子孙的衡王世家亦十分崇奉道教。现存于圣水峪全真道修真宫内的诸多石碑,记载了修真宫自明正德年间到清光绪年间的历史兴衰及其与衡王世家的渊源。《明正德八年(即公元1513年)重修碑》提到修真宫住持张守安“兼充衡府家庙司香烛道士”,反应出当时修真宫与衡王府关系密切,并在1513年的重修中得到了衡王府的大力支持,“建正殿三楹,后殿三楹,神门三楹”,大大扩展了修真宫的规模;另《明万历十六年重修碑》刻有“衡高唐老 千岁,命匠鸠工,坛壝焕然,视前尤称大壮”、“衡府官刘继仪□史笔生员刘生才□璋义民官刘克孝”等字样,充分说明了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高唐王朱翊镶和衡王府的支持下修真宫又##得以重修,重修之后的修真宫“香火云集,诸众祈祷”,庙貌壮丽,金碧辉煌。再有就是《清嘉庆十二年重修碑》提到“读其碑,知元奉敕重修,明衡府捐银重修”,且本次重修的捐款名单中有“霰士成、霰士孟、霰沄”[3]等人名单,据查,这三位都是衡王后人。上述碑刻充分反映了衡王府对修真宫的支持,也说明衡王府与修真宫渊源匪浅。
2、衡高唐王墓
1) 王墓谁属
衡高唐王墓位于弥河镇上院村北龙山之原,依山傍水,坐西朝东,俯瞰弥河水流滚滚,前有青龙白虎二山镇守山门,后有青山翠柏绵延百里,乃上风水好之吉地,龙山之下立有下马牌坊,前来拜祭者至此须下马前行,以示敬畏。大手笔大风水,足见其主人身份高 贵地位显赫。
但明朝衡王世家先后有三位高唐王,墓主人究竟是哪个高唐王一直是个谜。据《明史》、《光绪临朐县志》、《民国临朐续志》记载:“衡高唐王墓在礼义社养老院[4]后,今封丘嶐然,周围石墙犹存。恭庶四子厚煐,嘉靖中封,万历四十一年薨,谥“端裕”。端裕嫡一子载墀,未袭封而卒,追谥恭和。恭和庶一子翊镶,万历十六年袭封;翊镶嫡一子常泽,万历四十六袭封,皆无谥,此墓亦不知当谁属也[5]。”因此,墓主人究竟是谁这一历史之谜在“衡高唐王墓志”发现前一直未有定论。
2) 文革蒙难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宏伟至斯的衡高唐王墓却在文革“破四旧”运动中被##掘毁。根据《民国临朐续志》记载,以及上院村90岁老人马云俊、当时的掘墓见证人郭全幸[6]的回忆,我们对衡高唐王墓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陵园依山而建,西高东低,占地10余亩,围墙东西100米,南北70米。高唐王主墓由夯土堆积而成,高出地面约6米,处于陵园的中心;墓前建有石制香炉两个、石碑四通,石碑在明清朝代更迭时被毁,仅剩龟形碑座;墓前有一座石质牌坊;陵园大门门洞为拱形,门楼上的瓦当已被风雨侵蚀。主墓、牌坊及门楼依次坐落在陵园东西中轴线上,由一条1.5米宽的石砌甬道相连;王墓以东500米有下马牌坊[7]一座,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即便王室成员前来,至此亦须备好祭品徒步前行。
1967年春,当时提倡“破四旧,立四新”[8],扒坟拆墓成为一项政治任务。高唐王墓位于上院村第五生产队的地里,五队干部考虑墓堆有上千车好土,扒了可以垫好几亩地,既完成了政治任务,又增加了生产队土地面积,是两全其美的事。于是在1967年农历四月,开始了对王墓的挖掘,经过几十天的挖掘搬运,墓室逐渐显露出来——墓室坐西朝东,顶部呈拱形,用青砖砌筑而成;墓室大门、门框、过梁均为整块石头加工而成;两扇墓门之后,是南北长6米东西宽2.5米的前墓室,正面墙上嵌有墓志两盒,一是篆书阴文“大明衡藩高唐端裕王圹志”,二是王妃李氏的墓志[9];南北墙上各有一个高1米、宽0.6米、深0.25米的佛龛,里面的造像早已不知去向;前墓室左右两边各有一道石门,分别通往左墓室与右墓室,左为高唐王墓室,右为高唐王妃墓室,中间有石墙相隔。两墓室均由长1.5米、宽0.45米、厚0.35米的石块砌成,墓室内放置有高约0.8米的棺床,木棺早已腐烂,两具尸骨均头西足东,取“头枕龙山,脚踏弥水”之意。墓室顶部有两个直径0.45米的盗洞,证明墓室早年已被盗掘,大部分陪葬品已遭洗劫,经清理仅发现一个金质纽扣、一个金质帽花、两枚金戒指和一宗玉器。
至此,历经近400年的高唐王墓##消失了,仅存年长者对它的记忆。虽然在“文革”挖掘过程中发现的墓志已能清楚确认墓主人确切身份,但由于当时参与掘墓的群众中识字者甚少,加之出土的墓志被弃入荒山,多年来不知所踪,故这座王墓的归属问题一直未有定论,直至 “衡高唐王墓志”被再次发现。
3)墓志重现
三十多年后,衡高唐王墓志的重现真正揭开了墓主人的神秘面纱。志盖志石均为青石质长方体,高74厘米、宽73厘米、厚10厘米;志盖刻有“大明衡藩高唐端裕王之圹志”,篆书阴文,字体约17厘米见方,计12字;志石边饰线宽8厘米,刻有云龙纹图案,志文楷书阴文,字迹清晰俊逸,镌刻精美,每字约1.2厘米见方,直书32行,满行40字,共650字。
明衡高唐王墓志全文如下:大明衡藩高唐端裕王圹志。王讳厚煐,字明甫,号清慎子,晚号岱翁,宪宗纯皇帝孙,衡恭王第四子,嫡母妃沈氏,母次妃诸氏,王生于正德九年甲戌十二月二十五日辰时,嘉靖九年庚寅十二月初十日遣节册封为高唐王。皇帝制曰:“天子之众子,必封为王;诸王之众子,必封为郡王。世代相传,此太祖高皇帝之制也。朕祗承祖训,笃叙亲亲,兹封衡王庶四子厚煐为高唐王。夫为子莫先呼孝,为臣莫先呼忠,惟忠惟孝可以立身,而永禄尚克时忱以膺宠命尔。钦哉。”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八月二十六日,遣中书舍人郭仁赍赐玺书奖励孝行。皇帝勅谕高唐王,近该衡王及山东抚按官各奏称,王兄弟二人天性孝友,乐善好学,守礼如一,克笃人所难及之行,所司会勘,先后无异,良可嘉尚,兹特差官降勅奖励。王宜益敦善行,以永终誉用,为宗室之光顾不伟歟,钦哉故谕。万历十一年癸未闰二月初一日丑时薨于正寝,享年七十岁。册封原配李氏,东城兵马副指挥李锡女为妃。子二:长子载墀,封长子,早卒,配夫人刘氏,李妃出;次载学,封镇国将军,配夫人赵氏,刘夫人出。女二:长封黄埔县主,下嫁仪宾王维俊;次封长清县主,下嫁仪宾王登要,俱李妃出。长孙翊镶,即承重当嗣爵者;次幼。讣闻,上哀悼,辍视朝一日,自闻丧七七十旬窀穸,遣行人司行人张乔松掌行丧祭礼,※年再※礼祭,遣布政司堂上官谕祭行礼,在京文武衙门、尚书、国公等官、徐学谟、徐文璧等皆致祭焉。仍命山东有司治丧葬如制,赐谥曰:制曰:“朕惟先王之典,生既有爵,没必有谥,爵以贵其身,谥以表其行也。尔高唐王乃衡恭王之子,早膺封爵,安享贵荣,倏尔云亡,良用悼惜,爰稽往行”。赐谥曰:灵其有知,尚克歆服。载赐龙头金书丹旐。以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葬于临朐县龙山之原。颁赐志文曰:呜呼!王以宗室懿亲,为国藩辅,茂膺王爵,富贵兼隆,兹以令终,夫复何憾。爰述其概,纳诸幽圹,永垂不朽云。
由墓志可见,墓主人正是宪宗朱见深嫡孙,##代衡王朱祐楎的第四子朱厚煐,于嘉靖九年被册封为##代高唐王,1583年去世。据考证,明朝衡王在青州世代相传六世七王,历代衡王除袭封衡王外的其他儿子都受朝廷册封为郡王,世袭罔替,共封有郡王29位,其中##有名望的当属此墓主人——高唐王朱厚煐,此人“工隶篆,癖嗜古书,写录多秘本”[10],且乐善好学、守礼如一、益敦善行,深得衡王及山东官员的称赞,并因为孝行得到皇上的嘉奖。对于这位高唐王的薨,明神宗朱翊钧深表“哀悼,辍视朝一日”,并遣官员两次礼祭,足见墓主人在当时朝廷之中享有极为尊崇地位。根据参与文革期间掘墓的当事人回忆,与高唐王合葬的是高唐王原配李氏,在墓志中也提及她是东城兵马副指挥[11]李锡之女。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