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圣水峪遗址

2018-07-06  来自: 山东青州圣水峪 浏览次数:1292

  圣水峪遗址位于青州市弥河镇上院村村西。遗址三面环山,为两山脉之间谷地,其西为龙门崮,东部为上院村占压,南临青山,北依松林,圣水河自前流过。

  圣水峪遗址三面为高山环绕,植被茂密,物产丰富,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遗址处两山之间,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背风而向阳,适宜耕作,是一处理想的古代人类栖息地。

  遗址平面形状呈不规则三角形,##长处约300米,##宽处约100米,现存面积约15000平方米。从采集标本情况来看,该遗址延续时间长,上限可达北辛文化时期,经大汶口、龙山、商周直至汉代;出土遗物丰富、文化特征明显,有石磨棒、锥形鼎足、鸟喙足、袋足、陶鬲口沿、铜镞等;遗址之上未进行深耕,保存状况完好。

  从已掌握资料来看,山东地区北辛文化遗址数量并不多,青州地区数量更是有限。因此,圣水峪遗址的发现不仅将该地区的历史提前至距今7000年前,为构建青州地区考古文化序列提供新的证据,为整个山东地区北辛文化的研究提供更新的资料。建议加强保护,尽量避免大规模整地等活动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青州市博物馆研究员 夏名采

                           青州市博物馆文管科 李亮亮

注:

  1、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6100年),山东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以滕州北辛遗址的发现而得名。目前,山东地区该类遗址仅发现100余处,多集中在汶泗河、薛河流域,泰沂山脉以北、黄河以南的山前平原地带及胶东半岛。北辛文化特征明显:成年人流行拔除侧门齿;陶器多夹砂,以三足器和圜底器为主;大型石铲、无足石磨盘以及数量众多的石磨棒是为该文化典型遗物。距今6000年左右,发展演变为大汶口文化。

  2、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因##早发现于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分布范围包括今山东全境及苏北、豫东、皖北等地。山东龙山文化又称“典型龙山文化”,它上承大汶口文化,下启岳石文化。龙山文化陶器造型精巧、种类繁多,尤以兼具“黑、光、亮”特征的黑陶##为##,故亦称“黑陶文化”。其中的蛋壳陶杯薄如纸、亮如漆、硬如瓷,是当时水准制陶工艺的代表,鸟喙足则具备浓厚的东夷文化特征。龙山文化处在新石器时期晚期,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制陶、治玉工艺成熟,出现了青铜器和城址,已步入早期文明社会。


关键词: 青州市圣水峪遗址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

青州市圣水峪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今弥河镇上院村),位于青州市城南10公里、临朐县城西北7公里,旧属临朐县,解放后划归益都县(今青州市)。因村西、南、北三面环山,泉涌成溪,长年不涸,故称圣水峪,欢迎您光临游玩。联系电话:139636986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山东青州圣水峪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