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实施上院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请示(一)

2018-07-05  来自: 山东青州圣水峪 浏览次数:1254

  ##章  规划总则
  ##节 规划背景
  上院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弥河镇,位于青州市城南10公里,临朐县城7公里,村庄西、南、北三面环山,泉涌成溪,常年不涸。
  该村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帝前曾在此养病,为报答老道长救命之恩而赐名养老园,宜称养老院。圣水峪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在同一村,东西文化,交融共存,实属罕见;圣水峪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宜彰,是回归自然、修心养性的宗教与休闲游憩圣地。
  由于突出的历史价值和地域性特色,上院村于 2015 年 5月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传统村落。为了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上院村的历史价值、建筑风貌、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彰显中国传统村落的地方特色,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特编制此规划。
  第二节 规划依据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年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2012 试用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 (建设部,2013)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部,2000)
  二、法规(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山东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524号)》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山东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三、规章(部门规章与地方性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林业部,199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建设部)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年##文化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
  四、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2006 年##建设部)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五、相关规划
  《青州市乡村旅游规划》
  《云门山旅游度假区规划》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弥河镇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传承发展,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工作方针,科学处理遗产保护与社会综合发展,统筹安排各项设施,促进村庄与区域协调发展。保持以农民为规划的主体,切实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尊重传统、活态传承。
  第四节 规划原则
  ●保护优先原则
  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不 可再生资源作为物质载体所承载的重要历史信息得以保护、传承及延续。
  ●整体性原则
  除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外,还应该保护对村落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历史环境要素、与传统村落相互依存的自然山水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持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彰显特色原则
  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突出个体特色,##提升传统村落的文化吸引力。
  ●以人为本原则
  听取村民改善生活水平的迫切愿望,寻求传统村落保护和村民生活提升的平衡点,鼓励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保护中来,使传统村落保护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科学利用原则
  延续传统村落动态演变的特性,保护和科学利用相互结合,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传统村落传承发展的支撑条件,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规划衔接原则
  协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等各项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
  ●经济化原则
  结合村庄实际情况,立足长远目标,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合理有序的保护发展。
  第五节 规划范围
  为很好的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村域优势资源,本规划特确定两个边界:规划范围和研究范围。
  规划范围以上院村驻地为本次规划范围,面积约43.33 公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保护、整治及其他各种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研究范围为上院村的村域范围,共计约5.34平方公里,为村庄协调发展做长远考虑,本范围内的项目设置可供参考。
  第六节 规划目标
  围绕“修 复本土传统建筑、弘扬悠久历史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目标,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旅游发展,在保护村落格局和建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备生活及旅游服务设施的同时协调解决遗产保护与村民生活的矛盾,形成合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七节 规划期限
  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要求,结合上位规划,本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周期 为15年。规划期限为 2015年至 2030 年,共分两期:
  近期:2016年至 2020 年; 
  远期:2021年至 2030 年。
  第二章  村落概况
  ##节 区位交通
  上院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弥河镇,东临下院村,西临黑山,南麓龙门山、拴马山、围子山、白虎山、清凉山,北依龙山、青龙山。
  村庄距离青州市 10公里,圣水河穿过整个村庄,村庄内部主要道路已做硬化、美化处理,村内环境整洁、卫生,周边无工业园区,零污染。该村及周边地区环境幽美,生态优良,绿地覆盖率达80%以上。建筑群落的排布在上院村落之间无明显界限,街巷完整,疏密有致。
  上院村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村庄北部有旅游路,东有海岱路;村庄内部有三条道路。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上院村属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7℃,##气温达40.9℃,##为一19.3℃。雨量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年降水量一般为600-700毫米,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67%,春季风多雨少易干旱,冬季雪水偏少。全年无霜期为170天左右。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第三节 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上院村常住人口1200余人,户籍人口1248余人,姓氏组成以冯姓、王姓、张姓为主,民族均为汉族,信仰天主教的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
  该村村域面积5.34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650余亩。
  第四节 产业发展概况
  弥河镇总体规划把上院村划为弥河生态旅游区,上院村的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上院村内一处印刷厂。
  农业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区域优势,实行区域种植、养殖,抓好示范服务,形成了主导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全镇##农业生产提供示范服务。
  第五节 土地利用现状
  上院村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以村民住宅用地为主,有少量公共设施用地,商业设施用地零散。市政设施相对完善、电力电信设施需要完善,没有热力、燃气 等市政设施。
  村民住宅用地:居住宅基地占规划范围内总用地的 30%,主要是以一层住宅为主的居民自建房。
  第六节 市政、公共设施现状
  近年来,上院村经过规划和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健全。各项基础设施如下:
  (一)公共服务设施: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村委、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
  (二)商业服务设施:传统村落规划范围内商业服务点相对集中,为村集体自建商业铺面,用于零售日用百货及简单餐饮等。
  (三)教育设施:村内现有幼儿园一处。
  (四)交通设施:街巷布局较为规整,村内有东西三条道路贯穿全村。
  (五)旅游服务设施:村庄内目前尚无民居旅宿、休憩等配套旅游设施。
  (六)环卫设施:现状已经沿主路布置有垃圾箱,在村口处布置有垃圾收集点,基本能满足需求;村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满足目前需求。
  (七)消防设施:消防设施较为欠缺。
  (八)给水设施:村内已有规划给水管道,给水管线基本铺设完成,基本实现一户一表。
  (九)电力设施:现状已有电力设施,主要从村庄北侧高压线路接入,规划范围内共有变电站三处。
  (十)电信设施:规划范围内北部一个移动信号塔。
  第三章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节 历史沿革
  圣水峪(今弥河镇上院村),位于青州市城南10公里、临朐县城西北7公里,旧属临朐县,解放后划归益都县(今青州市)。因村西、南、北三面环山,泉涌成溪,长年不涸,故称圣水峪。后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帝前曾在此养病,为报答老道长救命之恩而赐名养老园,亦称养老院。圣水峪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同在一村,东西文化,交融共存,实属罕见;圣水峪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回归自然、修心养性的宗教与休闲游憩圣地。
  圣水峪坐拥青山翠柏,终年溪水潺潺,四季虫鸣鸟啼,令人心醉神往。村西龙门山海拔557.9米,其间遍布怪石奇观,形似阎王鼻子的悬崖巍峨陡峭,玄武洞、
  紫阳洞千转百回,悬棺石险嵌峭壁,八仙桌立于险峰,龟背石犹如神龟休憩,竹叶石陆离斑驳,燕子石遍及山野。
  圣水峪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异常丰富。这里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在村西圣水泉周边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石器、龙山文化器物以及夏商周、战国、汉代、南北朝时期的文物;村中千年古槐枝繁叶茂,胸径5.3米,为青州之##;这里有丘处机闭关修道之处全真教修真宫、清凉寺、曾作为解放军指挥所的百 年天主教堂、佛教白衣观音庵、位于龙山之原的衡高唐王墓、曾经名噪一时的翰林院;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养病、与金龙妹相爱的美丽传说,如今象征他们爱情的辞妹花依然开放在辞妹山顶。
  走在上院的小巷里,还依然能够看到古村中至今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巷、古井等星罗棋布。古村落中道路曲径幽深,两旁高墙耸立,散发着泥土味道的古朴小径四通八达,民居错落有致。无不让人赞叹古村落特有的那份宁静和它那深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节 聚落价值评估
  一、选址价值
  自然选址:三面环山,仅在村东有路通向村外,易守难攻。背靠龙山,面临圣水,反映了传统的阴阳平衡思想;村中义坡碑保留至今,充分反映了传统的五行以及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人为选址:村落临水而建,分布于圣水河两岸,既##了饮水供给,同时也有助于生活用水的排放和消防,符合村庄选址的自然规律。
  二、聚落形态与街巷格局
  上院村沿村庄街巷道路网格式分布。村落格局以圣水河为轴,向北、向南发展,传统街巷遍布村庄各个角落,空间形态和尺寸保存完整。
  传统街巷宽度一般为 1 到 3 米之间,铺地形式一般为石块、土路或土石相间,建筑檐口高度一般在 3 米以下。传统街巷主要分为三种种组合方式:1、建筑、街道与建筑;2、建筑、街道与自然;3、建筑、街道与山坡。 
  第三节 传统建筑价值评估
  上院村的民居建筑具有鲁东山区典型的乡土建筑特色,其中:
  一代房主体结构为地基方石,墙体土坯,屋面草苫,现存有一百余户,仍有部分继续居住;     
  二代房地基为方石,砖混结构,屋面为青平瓦,修真宫和若瑟堂为代表作;
  三代房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平房;
  四代房主要为二到三层楼房。
  原始村落仍大部分保持原始风貌并继续使用。
  一、现状建筑年代评估
  上院村建村历史悠久,各历史阶段建筑保留基本完整,建国初以前的建筑基本土坯房,多集中于村北和村东,建国后建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70 年代到 90年代则主要为砖砌的院落式建筑,90年代以后多为砖石建筑,分布在村庄各个角落。

弥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实施上院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请示

弥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实施上院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请示



  第四节 历史环境要素评估
  上院村历史环境要素种类多样,数量较多,具有一 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环境要素包括:上院遗址、古树、古桥、修真宫、若瑟堂等,能体现上院村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构筑物。

  表 3-5  历史环境要素一览表


弥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实施上院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请示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上院村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俗庙会。
  一、民间文学。辞妹花的传说—赵匡胤落难娶娇娘。传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帝前曾落难于上院村,客居百余日,并于当地美丽的纯情少女金龙妹相恋,留下了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于此相印证,这里长期有宋朝皇帝御赐“万岁牌位”存世表,并赐名养老院。
  二、民俗庙会。圣水峪修真宫庙会。举办文艺演出、民间手工艺展销、农村特色小吃、地方土特产销售、街市、宗教活动、水中划船、赏花、登山等一系列活动。圣水峪(今弥河镇上院村),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同在一村,东西文化,交融共存,实属罕见;圣水峪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回归自然、修心养性的宗教与休闲游憩圣地。每年的圣水峪庙会,都吸引大量的附近村庄农民参加,街市上人山人海,修真宫内香烟缭绕,香客众多,仙乐与诵经声持续不断,呈现出一片盛世农村的欢乐景象。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圣水峪美丽的风光和风俗民情也得到城里人的青睐,庙会期间更有大量的城里人驱车前往游玩购买地方特产。
  第六节 主要问题分析
  一、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较为简陋,气密性较差、缺少保温、防潮以及卫生设施。
  二、村内街巷保持原有传统风貌格局。
  三、部分新建建筑体量较大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
  四、村中河流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村落的自然景观。
  五、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老村内房屋大多属于闲置状态。
  六、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所。
  七、市政设施不完善,急需解决。
  第七节 规划策略
  上院村的历史风貌、传统肌理以及整体传统格局。 重 点保护、修 复上院村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保护建筑、历史建筑、遗存,保持上院村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为传统民居赋予博物展示、艺术家工作室等新的功能,修 复并提高传统民居的居住生活水平。通过示范性建筑改造和景观设计,提升村落的文化品位和旅游价值。恢复上院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恢复社区活力和凝聚力。
  第四章  保护区划                         
  ##节 划定原则
  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上院村的现状制定保护原则:
  保护与发展齐同并进
  上院村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较强的工农业实力,因此在规划中应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文物遗迹保护,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管理和利用好村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协调社会经济的再发展。
  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的原则
  保护上院村真实的历史遗存,及完整的历史信息,包括空间格局、街巷尺度、村落与林区的景观对位、村落与周边山体的景观对位、村内建设的水利工程以及文物与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等。对不同价值的历史遗存应分类、分级保护,充分挖掘村庄传统文化的特色,弘扬上院艰苦奋斗的精神。
  符合实际、农民主体的原则
  规划应充分结合村庄自身资源,结合现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合理的引导、创新、鼓励地方经济的多样性发展,让村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享受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
  第二节 保护区划
  为了很好的对传统村落实施保护,##反映上院村的历史真实性,根据传统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连续、传统建筑集中的原则,划定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本规划将上院村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
  一、核心保护区
  以上院村村西部修真宫和包括若瑟堂在内的两部分为村落核心保护区。 具体区划边界以《保护区划图》为准,面积约 10.41 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内作为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区,要求##此范围以内的历史与传统建筑物、构筑物、街巷空间,古树、景观大树等不受破坏,如需建设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各种修建需在城镇建设部门及文管会等有关部门严格监督下进行。
  二、建设控制区
  控制区主要集中于村庄中部核心区除外的地段,总面积约21.92公顷。
  建设控制区内的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在建筑材料屋顶形式、建筑上下段比例、门窗尺寸等方面必须符合青州县上院村传统民居风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不得改变和切断传统街巷空间格局。
  三、风貌协调区
  协调区由两部分组成,村庄驻地北部片区与南部片区,具体区划边界以《保护区划图》为准,总面积约 13.97公顷。
  第三节 保护框架
  传统村落风貌的形成,不仅包含其历史遗存的传统建筑、环境要素等内容,田地、菜园、果园等同样是构成传统村落完整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划对于村落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保护对象主要为村域环境资源、村落形态及整体格局、街巷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 4-1  村域传统保护要素一览表


弥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实施上院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请示

  第四节 分区措施
  一、保护区的总体保护措施
  核心保护区应采取整体对待,严格保护的措施。重 点保护传统街巷空间与格局,区内传统建筑和环境以保护修缮和维修为主。保护传统街巷的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铺地形式。
  严格保持村庄内的街巷走向与基本形态,保持历史现状,严禁侵占街巷空间进行建设。保护古村内沿街民居的传统建筑形式,保持街巷及两侧建筑的原有尺度关系。传统街巷的铺装材质为石块或石板路面,保护范围内的路面材料禁止采用沥青、水泥路面,建议采用传统的大石块路。对于保护范围内已经采用非传统路面材料的,规划要逐步改造成为传统道路铺装。保护沿街建筑以及院墙的立面形式、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的统一性、连续性和视觉景观的完整性。对于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采取整治更新等措施,使传统街巷景观得到延续。重 点保护传统街巷的传统风格,对临街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
  根据建筑评估与分类,确定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方式。 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层数应控制在 1 层,一层建筑檐口高度不超过 2.7 米。屋面形式采用坡屋顶。保护范围内进行翻建的建筑,控制其从视觉上不改变其原有的外观、体量和色彩,建筑应使用传统技艺与传统材料,门、床、墙体、屋顶等形式应以建国后到90年代的院落式民居风貌为主,以延续区内建筑风貌。
  对保护区范围内除文保建筑以外的建筑进行维修、翻建、整治及更新前,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将施工方案和相关图纸报送青州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工程结束后,保护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测量、记录、必要时,可重新确定建筑类别。
  对保护范围内传统街巷两侧建筑、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设置广告牌匾的,应保持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相协调。有关责任人应当将设计方案报请青州县人民政府审批,青州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根据新增设施的高度、体量、色彩和样式等进行审核,使之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相协调。
  二、建设控制区的管理要求
  建设控制区内不得进行大强度开发建设,尽量保持地形、地貌原有状态;新建筑应当报请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其建筑应在功能、高度、体量、材料及色彩上与传统建筑和周边环境相协调;新增建筑风貌必须采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建造。
  在此范围内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在此地带内修建建筑、构筑物,其设计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风貌协调区的风貌控制措施
  保护现有的农田景观,建设用地的不得侵占。重 点控制好协调区内的自然环境,加强协调区内的植被种植与保育,控制协调区内的新建建筑的风貌控制,保护水体的环境与景观,为保护范围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观背景。
  对风貌不协调建筑应对其进行整治,使其满足传统村落风貌。
  第五章  保护措施
  ##节 整体格局的保护措施
  严格保护上院村的林、水、田、村一体的整体格局,保护各要素的相对位置、规模及相互关系;保护周边林地、田地、以及重要景观的对位关系。 
  第二节 空间格局的保护
  一、自然环境的保护
  保护村圣水河自然景观的生态健康与原始风貌,与村落协同保护。
  保护村庄周边的果林及农田,保护现有耕地规模,禁止占用耕地进行商业及住宅建设开发。
  二、视线通廊的保护
  严格控制各视线通廊内建筑物和电力电信设施的高度,以保障重要公共建筑、重要观景点与周边建筑及景观要素之间的视线通廊的通达性。
  三、建筑高度控制
  保护区为严格高度控制区,新建建筑层数控制在 1-3(公共建筑)层,檐口高度原则上不高于 2.7 米,屋脊高度不得高于 3.5 米,屋顶可保持为传统的小青瓦或灰色的机制瓦。
  第三节 传统街巷的保护
  上院村已实施村内路面整治。现状上院村内主要道路面为水泥路。
  一、传统街巷格局的保护
  严格保护上院村传统街巷格局,加强对传统街巷空间尺度的保护,严禁侵占或拓宽街巷进行建设。保护上院村的传统村落格局,以圣水河为轴线,向南、向北两侧自然伸展,其中位于村中部的传统建筑依然保持传统的街巷空间形态和尺度。
  二、传统街巷空间与尺度的保护
  保护传统老街宽度在 1 到 3 米之间,檐口高度应在 3 米以下,街巷铺装应保持为传统的石块铺装形式。村内传统街巷应延续传统的空间组合方式:(1)建筑、街道与建筑;(2)建筑、街道与自然。 
  三、街巷环境整治
  维持路面清洁,及时清理沿街的垃圾。加强对老街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尤其是沿翰林巷的入口环境整治。
  第四节 传统建筑的保护
  对上院村的建(构)筑物,按照保存现状、保护等级采取保护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和更新等措施。

  表 5-1  传统建筑分类整治一览表


弥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实施上院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请示

  一、保护修缮
  主要包括村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突出的传统建筑。应参照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相关法规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条例原貌修 复,规划要求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迹,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修旧如旧。在维修过程中坚持保存原有建筑形制、保存原有建筑结构、保存原有建筑材料、保存原有建筑传统工艺技术的四保存原则。严禁在其用地范围内修建任何与保护相悖的建、构筑物。
  二、维修改善
  对传统建筑中质量一般、较差的可采取维修改善措施,在维修改善过程中对建筑外观按照传统风貌要求进行维修,可以按照原体量、材料、色彩、形式进行翻建,但不得拆除;对质量一般的建筑主要以保持外部风貌,内部改善为主。
  三、保留
  对质量较好的传统建筑和其他风貌协调建筑采取整体保留措施,建筑内部可根据需求做适当的现代化改造。
  四、整治改造
  主要指需要保留的不协调建筑。对传统风貌局部不协调的建筑构件、建筑屋顶、立面等采取整治措施;对于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主要采取改造措施;运用当地传统建筑元素,对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和建筑体量采取改造措施,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五、更新
  对严重影响村落风貌的建筑采取近期整治和远期更新的措施。 此类措施主要针对与传统风貌产生严重冲突的建筑,应对其进行拆除。近期不能拆除的,应该对建筑外部做适当的整饰,以减少视觉上的破坏作用,但远期应予以拆除。为传统村落长期发展考虑,进行适当的新建。
  第五节 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
  上院村历史环境包括古树、教堂、修真宫等能体现上院村历史价值和典型特征的构筑物和环境要素,应分类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
  一、古树的保护
  上院村内有11棵古树。 
  保护措施:明##护范围;并定期检查其生长情况。对于村内的古树在保护方法和尺度上应适当,禁止任何砍伐行为。
  二、若瑟堂的保护
  若瑟堂位于上院村内,圣水河北岸,是青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由德国人和法国人设计,由于年代较久,部分建筑有过科学的修缮。
  保护措施:积极修缮教堂建筑,尽量采用原始材料,原始工艺进行修缮,教堂周边进行严格的建筑控制,在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上都应该与若瑟堂相协调统一。
  三、修真宫的保护
  上院村内修真宫北接修真宫,南连卧龙桥,是历代修行道人出行的主要道路,历史悠久,具有古村落特有的历史韵味。
  保护措施:进行适当的景观处理,禁止建设行为,##石墙的历史沧桑感和整体格局的错落感。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

青州市圣水峪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今弥河镇上院村),位于青州市城南10公里、临朐县城西北7公里,旧属临朐县,解放后划归益都县(今青州市)。因村西、南、北三面环山,泉涌成溪,长年不涸,故称圣水峪,欢迎您光临游玩。联系电话:139636986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山东青州圣水峪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