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妹花开盼郎归

2018-07-11  来自: 山东青州圣水峪 浏览次数:2105

为第七届全 国花博会专著

辞妹花开盼郎归

——赵匡胤落难娶娇娘


瘦叟 刘沂生

荒山秃岭石头蛋,

辞妹花开凌春寒。

赵家皇爷去不归,

金娘含恨赴黄泉。

朋友,你可见过“辞妹花”?肯定没有,即使王母娘娘座下的百花仙子中,也不会有这么

一位俊俏仙女的。

辞妹花,是我们青州的特产,只有在城南双崮山圣水屿山溜里才能寻得到她的芳踪。她,

是一对恋人苦恋的见证;她,是一对恋人惜别涩泪的结晶。

欲知其详,且听瘦叟慢慢道来。

第 一回 赵家老儿逢恶运 修真宫里避祸难

青州城南,距 城三十里之遥,有 两座高山,

人们通称它为龙门崮。这 龙门崮的北山叫北崮,

南山叫南崮,因而这座山也叫作双崮山。

龙门山上有两个山洞,一个叫阳洞,或称

紫阳洞;另一一个叫阴洞,或称玄武洞。玄武

洞极深,几不可测。

在两崮之间底洼处的山梁上,有 一座道观,

名叫修真宫。

修真宫,背依龙门崮,怀抱清凉水,是一方

风水 宝 地。宫门前古树多姿,柳影滴翠,杏花浮

霞,为青州一大胜景。

修真宫 修真宫,建筑在北崮山山脚上,居高临下。

宫门前石级相叠,步步登高。它的正殿叫三清殿,殿

内 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修真宫的前面,约十几米处,有一条山溪,叫作清凉水。这清凉水又称为圣水,发源于

修真宫以西的峻岭中。圣水流经修真宫、养老院村,注入巨洋水。夏秋之交,圣水屿里河水暴

涨,响若雷鸣,确为一道亮丽景观。

这座修真宫,历史非常悠久。据考,它始建于晋末,有一座魏碑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这修

真宫是个大道观,宋朝开国前,观中已有道士数十口,堪称一座名刹。观中道士都是虔诚的信

徒,晨经暮诵风雨无辍。晨钟暮鼓,朗朗诵声,在山间回响,每每发出嗡嗡之声。人们说,那

是山神爷在学着诵经呢。

这道观中有一个主持,名叫慈清,是一个至善、至诚之人。他的寿龄极高,合观中无人知

他的确凿年龄。因他年岁过高,很少离宫下山。

一天夜里,慈清正在打坐诵经,朦胧间似做一梦。他看到一只神犬自天而降,霎时落在观

中。那神犬两耳直竖,双目炯炯,隔着窗棂对他说:“ 我家主人有难,还请观主多多看顾,来日

必当厚报。”

老主持刚要问询它的主人是谁,那神犬却倏尔失去踪影。观主细细想来,似梦又非梦,感

到此事甚为怪异。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便独自一人出宫,下山去了。

这修真宫下,有一个小村落,约有十来户人家。村在宫东,人们便叫它宫东村,又名上院

村。村中住户,都是为修真宫种宫田的客户。

此刻,村西头路口上,侧卧着一个人,他的身旁放着一条铁棍。这人衣着褴褛,面色腊黄,

身上有许多刀枪疤痕。临近看时,他紧闭双目,犹如僵尸一般。细看他那裸露的胸口,却是微

有起伏。看来,他还有一口余气。那人的头旁边,蹲坐着一条狗。看那狗时,比它的主人排场

不了多少。它的长相是:

少皮无毛尾巴秃,

耷拉眼皮瘦露骨。

再看那卧道人和秃尾狗的周围,散立着四五个顽童。顽童们有的手握柴棒,趔趄着身子去

戳那卧道人,看他是死还是活。那卧道人呢,却一点反应也没有。秃尾狗的前面不远处,有几

只家犬向它咧着嘴、龇着牙,发出“呜——呜——”威吓声。它呢,看到主人命在旦夕,对那

几条恶狗理也不理,只顾在那里“巴达,巴达”地流泪……

有人会问:“ 这卧道人是谁呀?”

他嘛?他就是赵匡胤,他身旁的秃尾狗便是他的战犬“傲天”。

有人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话确有道理。人人都有欲望,欲望有时会化作野心。天下之宝座只有一个,天下之野心

家又何止千百?千百人率众而起抢夺宝座,岂不天下大乱?有一大智大勇者一举击败众对手,

岂不一统?

李唐一统天下近二百七十载,而后群雄争霸,天下大乱七十余年,这便是以梁、唐、晋、

汉、周为主的五代十国。

赵匡胤是后周的一员虎将,因 他是杨二郎奉玉帝旨下界为凡平乱的,故 征战中是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也有失势的时候。在一次争霸激战中,他所率之旅全军覆没,只有他与“傲天”杀出

一条血路,闯了出来。他跨着战骑边战边逃,战骑经不住长途奔波,也因过劳而倒毙。于是,

他只得与傲天犬徒步潜逃,处境十分狼狈。

赵匡胤被追至青州地界、弥河西岸的龙山,依然不能安身。趁着夜 色,他与傲天犬继续西

窜,一直逃到弥河沿。那时的弥河水,汹涌澎湃,水激浪高,宽达半里之遥。欲想涉水,实在

艰难。为了逃命,也顾不得河水深浅。傲天是一只神犬,首先跃进河里,为主人探水开路。随

即,赵匡胤也跳入河中。

赵匡胤劈水击浪,奋力向前游去。然而,他的身上既有刀枪之伤,又身染时疫,游出去不

远,体力已经不支,渐渐昏迷了过去,眼看着向河底沉下去。

傲天犬真了得,它见主人身处险境,一跃扑过去,用前爪抱着主人的头,奋力用后爪蹬水,

继续向前游去。他们游呀,游呀,好不容易才游到彼岸。傲天犬用尽所有的力气,拼命将主人

拖上岸来。

弥河岸上有一座河神庙,是专门供奉河神的。傲天犬将主人拖进河神庙,让他躺在供台下

将养,自己却蹲在庙门外守侯放哨,防备敌人追兵来突袭。好在有弥水拦路,追兵追到河沿,

望水兴叹,垂头丧气地返回去了。

赵匡胤在弥河边的河神庙里,醒了又睡,睡了又醒,一连睡了三觉,体力才渐渐恢复过来。

赵匡胤称帝后,敕令重修弥河畔的河神庙,并赐庙名为“三觉庙”。“ 三觉庙”里的河神爷,

与天下河神庙里的河神爷不同。他的神座旁,竟然蹲坐着一只神犬。那犬竖着双耳,瞪着二目,

耷拉着长舌,机警地注视着出出进进的人们。更奇的是,神龛两旁赵匡胤还赐题了一副奇异的

对联。那联曰:

河君力弱,能敌十万铁甲兵,

傲天心美,可代三千阿谀臣。

此联文字不多,却令人深思,它凝聚了这样一个哲理:群僚媚王,只因对王有所求——贪;

傲天护主,惟求对主有所利——忠。

赵匡胤拿他的臣僚与他的爱犬相较,足见他对贪僚们的鄙视.。

后来,有人在“三觉庙”附近聚居,随取名“三觉庙”村。再以后,便呼作“三角庙”村

了。

后话不提,言归正传。

河神庙紧挨着弥河,又临近通往穆灵关的大路,自然非安 全之所。于是,在傲天的带领下,

他们又朝着西北方向的山地奔去。天将拂晓时,他们来到双崮溜里的宫东村村头。赵匡胤经河

水一激,病势加重,便又昏倒于地上,再也挣扎不起来,故落得今天这般模样。

这真是:

蛟龙失势不及鱼,

凤凰折翅莫如鸡。

正当顽童恶作剧,恶犬施淫 威之时,修真宫的老主持慈清来到宫东村。他一看到秃尾狗垂

泪悲守卧病人的景况,便立即想到昨夜天犬托梦之怪事来。于是,他便自言自语地说:“ 莫非应

此,莫非应此?”

想到此处,老主持驱散诸顽童,赶跑众恶犬,来到卧道人身边。他慈祥地柔声说:“ 客人,

咱们回观吧。”

别看这主持年迈,却不知哪来一股神力。他双手一抄,将赵匡胤抱起来,夹在腋下,腾出

一只手,提起那根铁棍,大步流星地向修真宫走去了。那一条秃尾巴狗,将头一昂,将尾一竖,

撒开四条腿,寸步不离地紧跟在他的后面。它一边走,一边仰起头连叫三声:“ 汪——呜!汪—

—呜!汪——呜!”

这狗的叫声是什幺意思,自然无人知晓。不过,从深山里传回来的嗡嗡声,倒似是:“ 王—

—路!王——路!王——路!”

老主持将赵匡胤挟回宫中来,安置在一处净室里,派上一名小道士专门护理他。这老道士

颇通医道,精心地为赵匡胤处方医治。

赵匡胤在修真宫中一住三个月,疾病治愈,面色养红,原来是一条雄赳赳的汉子。他白日

与主持对弈,虽是一言不发,却总是有赢无输;他夜来躲进山沟习武,力能开山裂石。他那条

傲天犬,总是与他形影不离,身上毛色灰亮,两只耳朵高高竖起,两只眼睛又大又圆,好似有

两束电光射出来似的。这一主一仆,竟是:

山势不高藏猛虎,

渊池不深潜蛟龙。

谁人料他腾飞日,

竟是开国一英雄。

第二回 落难不失英雄色 独闯虎穴救金娘

说起来,这赵匡胤确实是一条汉子,自己身处忧境,却还忘不了为他人解忧除愁。不信,

且看他在宫中疗病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

修真宫北的北崮山前怀,有一个大山洞,人称玄武洞。这个山洞,洞腹十分宽阔,内外两

洞能住千余人。乱世出草寇,兵匪本一家。这玄武洞中驻扎着一股土匪,匪首叫撼山牛。这伙

匪寇,四处打家劫舍,强抢妇女入洞,众匪徒轮流奸 淫取乐,不少妇女被轮 奸致死。

修真宫南,崇山峻岭中,有一个金家楼村。金家楼村里有一个金老汉,家里虽不甚富,却

也非一般的贫民。他家有五十余亩山田,雇着一个长工,用着一个仆妇。可惜,金家人丁不枉,

老夫妇只守着一个孤女。

金家的女儿闺名金娘,年方一十八岁。此女,性情温柔,心灵手巧,是人人尽知的美女。

四邻八乡来金家提亲的不少,无奈都被金娘拒绝了。

女大不可留,留下多忧愁。近来,金娘大病一场,茶饭不思,卧床不起,百医难治。

一天夜里,睡梦之中,一个白胡子老者,右手拄着鹤首拐杖,左手握着一把红绳,轻飘飘

落在金娘的房中,颤悠悠来到她的病榻前,笑眯眯地对她言道:“ 姑娘的病,不在身而在心,是

否?”

金娘的心事被老人看穿,羞得满面涨红,默默不语。随后,老者又微微一笑,说:“ 老朽

没有说错吧?医治此病,不难,我有良药,你可要牢记呐:真宫隐真人,喜结不了缘。”

听了老人的话,金娘精神一振,欲待进一步向他探问时,那老者身形忽隐,了无影踪。金

娘好着急,挣扎着爬起来,大声疾呼道:“ 老爷爷,你回来呀……”

听到女儿房里的喊叫声,金妈妈一惊,赶忙踮着小脚来到女儿面前,抚摸着女儿的秀发,

担心地问:“ 儿呀,半夜三更的,你是喊叫谁呀?”

金娘一头扎进母亲的怀里,向母亲诉说了原委。

金妈妈很是迷信,完全相信女儿的叙述。她琢磨了一会,双掌将膝盖一拍,惊喜地说:“ 咳,

孩子,那是月老呐,来给俺闺女牵线了。谢天谢地!”

听了母亲的解说,金娘信以为真,羞得低下了头。

“‘真宫隐真人’, 这‘真宫’是指哪里呀?真宫,真宫。嗷,天呐,知道了,是‘修真宫’!

没错,俺闺女的婚事,应在‘修真宫’! ” 修真宫是一座名刹,金妈妈自然知道。然而,随后她

又摇摇头,自语道,“ 不对,修真宫里尽是一些道士,俺闺女和谁去‘喜结不了缘’呐?”

金娘的梦,真也罢,假也罢,且不去管它。可喜的是,从那以后,金娘的病体不治自愈,

渐渐康复了。这,让金妈妈母女愈加相信金娘的梦境非虚。于是,金妈妈决定让女儿金娘去修

真宫进香还愿。

遵照母亲的意愿,金娘由长工老李牵着毛驴相送,在仆妇黄嫂的陪伴下前来修真宫进香。

金娘进香,十分虔诚,默默向三清神尊祷告,庇佑她早遇如意郎,偕老至白头。

进香完毕,不曾料到,归途中一伙土匪一涌而上,打伤了长工老李,推到了仆妇黄嫂,还

抢走了他们的小毛驴。而后,他们架起金娘,向着玄武洞方向撤去。

土匪强抢金娘的事,被修真宫里的一个小道士看到了。小道士急忙赶回道观,向道友们禀

报了这一噩耗。道友们听后,一个个气愤填膺,急得团团转。然而,谁也不敢去营救那个被抢

去的金娘。人们都知道,那撼山牛力能撼山,谁敢与他争斗?

此刻,赵匡胤的病体已经好了大半。闻听这一消息后,他一句话也不说,带着傲天犬,提

着清世棍出了宫门。他们主犬两个,沿着登玄武洞的山路一直追下去。当他们赶上那股土匪时,

也已经到了玄武洞的洞口。

那撼山牛长得人高马大,胸前长满黑乎乎的毛发,手中握着一根生铁撼山棍。他见部下又

为他抢来一个小 妞,淫笑着说:“ 哈,哈,哈……今日上犒劳了。孩子们靠边站,先让我来开荤。

我品了滋味,你们再接着尝。包你们人人有份!”

他的话音一落,小娄罗们一阵轰然大笑,笑声震得山坡上哗啦啦向下落浮土。在他们的笑

声中,撼山牛一步闯到金娘的面前,手板金女的下颌,色迷迷地说:“ 小模样,还行。”

随后,他“嗤啦”一声,裂开金娘的上衣,让她酥胸赤露,颤颤珠峰现于众人面前。众匪

徒一见,呼啦啦围上来,一个个伸着鸭脖子,瞪着贼眼睛,口角流涎,目光贪婪,争着瞅,抢

着看,啧啧称赞说:“ 乖乖,头领有口福,还真是个黄花呀!”

此刻的金娘,早已吓得面色苍白,浑身软瘫,耷拉着头,紧闭着眼,犹似傻了一般,躲也

不躲,闪也不闪,任凭他们争瞧抢看,评长论短。

撼山牛望着金娘的酥胸,眼里放射着贪光,咧开大嘴嘿嘿一笑,伸出一只毛茸茸的魔掌,

便向金娘的胸前抓去,口里还向匪徒们嚷着:“ 靠边站!兔崽子们,别给我看少了一块!”

于是,土匪们又爆发出一阵疯狂大笑。

正在这危机时刻,赵匡胤与傲天犬赶到了。还离着十几步远,赵匡胤大喝一声:“ 住手!”

赵匡胤的这一声呼喝,犹似一声惊雷,吓得撼山牛一哆嗦。他扭转脸一看,一个身高八尺,

威风凛凛的大汉向这边阔步赶来;一只战犬耷拉着舌头,竖着两只大耳朵紧随在其后。这撼山

牛仅是个小土匪头目,何曾见过大世面?他自以为了得,不知趣地将撼山棍一晃,喝道:“ 此路

是我开,此山是我买。好小子,你敢管大爷的闲事?”

说话间,赵匡胤已经大步赶到他的面前,向他嘿嘿一笑,说:“ 谁是大爷?”

言毕,他将手一伸,向怀里一扯,已不费吹灰之力将撼山牛的撼山棍夺了过来。随后,他

只轻轻一扭,便将那茶杯粗的生铁棍拧成了铁麻花。赵匡胤将铁麻花向地上一丢,不屑地说:

“破玩艺,要它何用?”

撼山牛失去武器,气得哇哇大叫,命令他的喽罗们说:“ 小子们,给我上!”

赵匡胤低头对蹲坐在身边的战犬说:“ 敖天,和这头憨牛玩玩去。”

那敖天似通人意,如懂人语,将头一点,将首一仰“汪——呜——”一声长啸,将身一纵,

向着撼山牛扑去……

且放下敖天犬戏斗撼山牛不提,只表赵匡胤这边的战况。

有几个毛 贼不知好歹,举着刀,挺着枪,哇哇叫着向他围上来。赵匡胤话也懒得说,抡起

手里的清世棒,向他们随意一扫,呼啦啦被扫倒了一大片。

别看那些土匪在老百姓们面前比凶神还厉害,一看赵匡胤的这股神气,早已吓破了胆,

哪里还敢顽抗?他们有的拔腿就逃,比兔子蹿得还快;有的扑通一声跪下,一个劲地给赵匡胤

磕头,口里连连告饶:“ 好汉饶命,小的愿意归顺……”

“去,把里面的女人全给我放出来!” 赵匡胤威严地向他们命令。

“是。” 土匪们怕死,诺诺连声。

这些土匪很会看眼目行事,乖乖地去洞里放人。不一会,五、六个妇女被解救了出来。

这些妇女,不知被关在洞里多久了,她们一个个被折磨得蓬头垢面、面黄肌瘦,连走路

的力气也没有了。有的妇女实在走不动,只得由人搀扶着,慢慢踱出洞来。

目睹如此惨景,赵匡胤怒从胆里生。他挥起清世棒,“ 哗啦”一声,将那洞口砸坍了半边,

恨恨地说:“ 留这臊窝子干啥!”

“将她们送回家去!少一根毫毛,哼——”赵匡胤把眼一瞪,威严地命令,“ 小心你们的脑

袋!”

“是,是。” 土匪们哪敢反抗,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这些妇女,慢慢地向山下走去……

放下赵匡胤惩罚众土匪不提,回头再说那傲天犬。

没用赵匡胤动手,傲天犬在那里独斗撼山牛。纵使撼山牛力大无穷,却不是傲天犬的对

手。那傲天犬纵上扑下,啃腿抓脸,掏胸挖肚,不一会就将撼山牛撕把的没了人形,将腿一蹬,

将手一撒,到阎王爷那儿报到去啦……

这个撼山牛哇:

贪财踏上黄泉路,

好色迷进阎罗殿。

到头来,

财色两空无相伴。

第三回 明娶姣女入洞房 暗以娘娘酬金娘

匪穴救美何须亲,

落难人救落难人.

赵匡胤是万军阵中的勇士,几个小毛 贼岂是他的对手?用不了三拳两脚,就将这股土匪制

服了。救下金娘后,他脱下自己的战袍,将个金娘包裹起来。此刻,金娘已经醒来,也顾不得

害羞,声如蚊蝇地说:“ 谢谢壮士搭救。”

“谢啥?”赵匡胤说话很干脆,“ 应该的。”

赵匡胤问明金娘的住处,准备护送她回家。那金娘脚小体弱,哪里走得这般山路。走了没

有多远,便瘫坐于地上,再也立不起来了。赵匡胤没法,顾不得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将她一

抱,抡到后背上,背着她赶起路来。从玄武洞到金家楼村,足有十余里地。赵匡胤翻山越岭抄

近道走,步下生风,并不感到吃力,一直将她送到家中。

女儿由长工和黄嫂陪着,去十来里外的修真宫进香,金老夫妇非常放心。即使女儿被劫的

大事,直到目下,他们也不知情。长工与黄嫂脚程慢,到现在也没有回来。当看到女儿由一条

汉子背回村来时,他们感到十分诧异。老汉愣愣地问:“ 孩子,这是怎么会事?”

金娘回到母亲的身边,一头扎在母亲的坏里,委屈地放声痛哭起来,哪里还顾得回答?

赵匡胤扼要说明因由,说了声“保重”, 转身就要离去。

金娘的父亲知道恩人在前,哪里肯放。他一把扯住赵匡胤,领着母女们双双跪下,连连磕

头,深谢他的救命大恩,一个劲地表白说:“ 谢谢壮士,谢谢壮士!”

赵匡胤呢,并不功臣自居,只看作一件寻常小事,婉谢道:“ 老丈免礼,行侠仗义,乃我人

的本分,何必言谢?”

朋友,你知道吗?这便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的原貌,后来竟被人们演义得面貌全

非了。

金娘的父母,执意不准赵匡胤走,硬留下他宴饮。

长工老李与仆妇黄嫂已经归来,乐滋滋地跑前跑后,忙里忙外。不一会,酒宴齐备,金老

儿将赵匡胤让入上席落座。匡胤豪放也豪量,无用金老推让,自己便放怀畅饮起来。

这金老儿,早已从老伴的口中得知了金娘的梦境。他默默端详着赵匡胤畅饮的狂态,私下

暗想:莫非“真宫隐真人”便应在此人的身上?

金老也曾动问赵匡胤的姓名,赵匡胤只是摇首,不肯告知,只得作罢。他见匡胤其貌不凡,

性格虽然怪癖,为人却正义豪放。看来,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也许,他目下有什么难言之隐。

于是,连他的住址也不再探问,有意收他为门婿。

席间,金老开诚布公地说:“ 英雄救我犬女,老儿无以为报,愿以女妻之,好汉能笑纳否?”

匡胤不以为意,随口回道:“ 在下外地,无名,何必相攀?”

“只要有义,何须有名?”老儿不嫌。

“在下落魄,无业,何必有求?”匡胤豪饮一口,仍然推拒。

金老汉屈驾为女儿求婚,反而屡屡遭到拒绝,心下已有几分恼火,长叹一声,道:“ 罢,罢。

君子施恩不图报。我老儿欲报恩,倒成小人了?”

赵匡胤见金老至诚,也可怜这两个老人,将一海碗酒一饮而干,将碗一放,痛快地说:“ 你

非君子,我也非君子。请小婿一拜吧。”

说着,赵匡胤真的大礼拜了下去。金老儿见状,仰首哈哈大笑,慌忙将赵匡胤扶起来,满

面含笑地说:“ 贤婿请起,贤婿快快请起!”

金娘与赵匡胤的婚事,就这样戏剧性地定下啦。

金娘的贞洁躯是赵匡胤保住的,她自己怎么想呢?有《玉女思》为证:

玉女蒙难,

色狼阵中幸得脱。

恩人天降,

挥棒劈洞,

神威骇世除恶。

为将恩报,

忍得羞涩,

欲拒还迎献禁果。

赵匡胤所为本不为报,他却是个守礼尊之伟男子。为了成全金娘的贞节之美,他也乐于接

受。再者,金娘那疑为天仙转世的姣美、那温柔和顺的举止,也的确让他动心。于是,他满口 应下了这门亲事.。

.选日莫如撞日。当日晚上,金家悬灯结彩,给他们成了亲。

洞房里,赵匡胤对金娘极尽蜜意,金娘对匡胤自然也极尽柔情。这一对患难夫妻,此刻是:

疾风漫卷巫山峰,

催落桃瓣下翠微。

一日夫妻恨夜短,

芙蓉帐里尽朝辉。

这些年来,赵匡胤过着血战沙场、出生入死的生活,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丢掉脑袋,哪里还

有闲情遗趣在女人身上打圈子。他虽然已及“而立”之年,却依然是一个童身玉体,从未体味

过与女人欢会的滋味。今夜与金娘一会,令他情窦大开,雄风初展,自然是永志于心怀。因此,

他非常感激金娘,也非常爱恋金娘。枕上蜜语时,匡胤答应金娘:

马啸啸,

车辚辚,

若得凤冠在手日,

半付鸾驾迎进门。

金娘呢,只是一个山野寻常女子,除了想寻个如意郎君之外,并没有过高的期求。而今,

她已经心满意足,紧紧地偎在赵匡胤的怀里,向赵匡胤轻泣道:

妾身无侈望,

希冀偎君怀。

不求凤冠荣贱躯,

只望郎君常安泰。

第四回 一夜夫妻惜别离 涩泪化作辞妹花

赵匡胤与金娘的婚事,便这样定下了。赵匡胤虽然未曾出口,心里却暗暗地许下了大愿:

“待我得了天下,一定封金娘为‘马前一盏灯皇后’”。

金娘在赵匡胤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由此足见。他将金娘当作一盏明灯,照耀他前往,鼓

舞他勇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热血男儿志拿云,

岂可久恋温柔乡。

赵匡胤身虽落难,壮志却是满怀。他不甘于碌碌无为,消磨时光,坚信自己能主宰天下,

称雄一方。

第二天,东方尚未破晓,赵匡胤便匆匆起身,毅然辞别。金老夫妇爱女及婿,舍不得匡胤

离去;金娘情意正浓,更是难以割舍。然而,他们谁也无法改变赵匡胤的志向,只得含泪放行。

红日初升,朝霞烂漫,金家楼村沐浴在淡淡的薄雾里,犹似云崖仙乡一般。

金老夫妇依杖立于村头,目送女儿与女婿赵匡胤。

金娘懂得“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作为妻子,她也深知“出嫁从夫”的礼教。因而,

尽管新婚得趣,如胶似漆,舍不得夫婿离去,却对匡胤毫无怨言,更无阻语。怨言虽无,蜜意

深厚。在张嫂的陪伴下,金娘紧紧傍着赵匡胤,

翻山越岭,跨溪度涧,送了一程又一程,迟迟

不肯回返。赵匡胤呢,劝之不回,赶之不走,

也无奈她何,只好走走停停,任金娘远程相送。

此时,正当初春时节,荒岭不着绿,寒风

阵阵吹,鸟饥兔饿,一片凄凉景色。

送呀,送呀,金娘一直将赵匡胤送到

无名山下的圣水屿口。

这座无名山,后人将它唤作“辞妹

山”; 这个屿口,后人称它为“辞妹口”。

赵匡胤与金娘,一夜夫妻情意长。临分手

时,悲从衷来,簌簌泪下。他们的泪珠跌落尘 辞妹花

埃,坠入泥土中,化作一株株无名花。这种花,

枝条细弱,随寒风抖擞;这种花,花朵修长,犹似下坠的泪滴。于是,后人将它们称作“辞妹花”。

赵匡胤走了,金娘望着他那渐渐远离的背影,犹自频频嘱咐:“ 郎君早归,金娘等你呀!”

放下金老一家送别赵匡胤之事不提,回头再说修真宫。

赵匡胤护送回金娘归来,修真宫里的道士们,竟然无一人知晓他出宫干了些什么事,自然

更不知晓他夜来结亲,一夜春情了。

这真是:

英雄一展英雄貌,

一语不发救弱女。

患难相交情意浓,

天作之合结眷侣。

此刻的老主持,已经料定这壮汉不是寻常人,赵匡胤不说,他也不多问。

老主持为何以为这壮汉不是寻常人呢?因为他发现了几种奇怪的现象:修真宫在两山夹峪

中,往昔风起,往往飞沙走石;壮汉来宫之后,却总是清风徐吹,令人神爽身舒。修真宫一带,

本来有一种大蚊子,让它咬一口疼得要命,人们都叫它“叮死牛”; 这壮汉来到之后,这种蚊子

绝了迹。从这两点看,这壮汉身世与未来无法估计。他想:此人,莫非是未来的国主?

这赵匡胤的确是个怪人,自从进宫以来,从来也没说过一句话,好似一个没有感情的动物,

无愁、无悲、无喜、无乐。说他没说一句话也不妥。有一天,他与主持对弈。战至中局,他将

棋子一放,说:“ 老道长,胜负难料,日后再看结局吧。明日,告辞了。此地——不错,可以养

老。”

老主持闻言,也将棋子一放,哈哈一笑说:

贵客人贵言亦贵,

于无声处弈成对。

得胜归来勿忘我,

欲来养老复相会。

老主持的一联诗句,将赵匡胤逗乐了,也哈哈一笑,回了老道一联诗句:

仙人仙语有仙兆,

一统江山不辞劳。

待到功成藏剑日,

再续遗招竞英豪。

第二天,这个不知姓名的汉子,带着他的“傲天”犬,离开了修真宫,披着朝霞,步下圣

水峪,消失在山路的尽头。慈清老主持送出宫门,向客人挥挥手,自言自语道:“ 确非等闲之辈!

确非等闲之辈呀!”

故事讲至此,且让我赞上一言:

等闲不等闲,

留待日后看。

山野道观里,

却是潜龙湾。

第五回 失意娇妻脑后丢 得势旨封养老院

山野百姓随风草,

哪边风大哪边倒。

管你谁做草头王,

龙年马月难得好。

这是一段古老的谚谣 ,却 也道出了几分真理。老 百姓对于谁做皇帝这件事,是 不感兴趣的,

只关心谁当上皇帝对老百姓好些。有史以来,老百姓孙,帝王们吃孙喝孙,却是从来不谢孙

的。反正他们都来身上拔毛,管他皇帝姓啥!

光阴似箭,转眼数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横扫诸王,一统天下,建立了宋朝。赵匡胤登龙

墩后,修真宫还是原来的修真宫,依然在平静里度着日月。

有一天,老主持正在三清殿静修打坐。忽然之间,山下铜锣“哐哐”响,喇叭“呜呜”鸣,

继而礼 炮轰隆隆,震得双崮山微微颤动。不一会,有一个小道士跑得满头大汗前来禀报:“ 祖师

爷,圣旨到!”

“圣旨?何来圣旨?”老主持极其平静,垂着目问。

“不知道——开道人呼喝说:‘ 闲杂人等闪开!新皇爷圣旨到。’” 小道士如实禀报。

主持慈清闻言,一惊非同小可。他想:这荒山僻宫,何来圣旨呢?

不管哪个皇帝的圣旨,岂可怠慢?老主持无暇多想,紧急鸣钟集会,率领几百名道士涌出

宫门,呼啦啦跪在道观两旁。

其时,八把黄伞开路,二十四面龙旗相随,后面兵马无数,马驼人抬,尽是赵皇帝赠予道

观的礼物,已经浩浩荡荡地来到观门前。

慈清将宣旨官员迎入宫观内。待众道员跪好,颁旨官颁布了赵家皇爷的圣旨:

奉天呈运皇帝,诏曰:修真宫虽小,曾掩潜龙:龙门崮不高,立有丰功。宫封国宫,崮封

龙崮。此地宜养老,村封养老院。四围田产,尽归宫观。免收皇 家粮,剔除杂税捐,州府不得

动用宫观产。

钦此——谢恩!

旨罢,慈清率领众人山呼万岁,叩头谢恩。

这道圣旨,雕刻在一块金光闪烁的金 牌上。这块金 牌,就供奉在三清殿中三清君的供桌上,

成了这修真宫的镇宫之宝。

直到此刻,那慈清道长才知道,当年他所营救的卧病人,原来就是当今皇上!

从此之后,修真宫被誉称为国宫,慈清敬侯赵匡胤复归对弈;那宫东村改名作“养老院”,

等待赵皇帝前来藏剑养老;那登宫的山路,也改名叫作王路,等待那一国之 王再来步上修真宫;

弥河沿以西,黑山头以东的大片土地,都划为修真宫的宫产了。

修真宫经赵匡胤一封,皇 家拨专款扩建,使其成为天下第 一宫,住宫道士竟多达二百余名。

从此之后,修真宫与养老院,一下子人人尽知,举世闻名,连全真七子邱处机等都曾多次云游

及此,流连而不欲离去。只可惜,那赵匡胤只顾当他的皇帝,再也未曾返顾养老院。当了皇帝

后整天地勾心斗角,他紧握着大权惟恐别人抢去,怎会来此处养老呢?

有人问:“ 瘦叟,你这人太也健忘了。那个金娘呢?难道被那赵皇帝忘了不成?”

不错,这赵皇帝的确将金娘忘了。他兴师动众地旨封了养老院,却没有片语捎到金家楼的

金家。

那个金娘呀,的确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与一个未留姓名的男人:

合欢半夜床未暖,

黎明一去不复返。

日落村头常盼顾,

惟见暮云落西山。

愁丝满怀抽不尽,

悲发染霜泪洗面。

春风一度成诀别,

再会须待梦团员。

赵匡胤走后,金娘常常伫立于村头,翘足眺望,在期盼中度日月。她盼了一天又一天,盼

了一月又一月。山岭上的辞妹花又开了,可惜金娘盼望的人却杳无音讯,再也没有盼回来。可

怜的金娘呐,真真是望眼欲穿呀!

然而,金娘等来的,仅是一场场空梦。

没有等来夫君,却等来了儿子。金娘不曾料到,她与一个不知名姓的男人,仅是那么春风

一度,竟然会珠胎暗结,龙种在怀了。怀孕之后,她的身体,一天天瘦下去;她的肚腹,却一

天天大起来。待到十月胎满,她的身体垮到了底,她的孩子呢,却哇哇地降落于人世间。更不

曾料到的是,她为一个不知名的男人,生下了一个胖小子!

有人或许会问:“ 这个孩儿叫什么名呀?结局若何呢?”

他的名字叫“盼福”。 不难领会,“ 盼福”即是“盼夫”、 “ 盼父”的意思。金娘的情思,何

其深也!

盼福的临世,令金娘既喜而又忧。喜的是,自己有了后,有了伴;忧的是,连那男人的姓

都不知道,来日怎么向孩子交代呢。因此,她更加盼夫,也更加忧愁,整日不思饮食,郁郁寡

欢,郁郁呆坐。

后,她郁郁而病,直至郁郁而终。这,正应验了月老那句“喜结不了缘”的禅语。

你知道吗?金娘临终之时,她的怀里还紧紧地搂着一束已经枯萎了的辞妹花呢。

金娘的去世,已经令金老汉夫妇心伤;女儿留下个不足周岁的孤子,更是让这对老夫妇心

揪。

金老夫妇年迈,无力抚养幼子,只得忍痛寄养于亲戚家里。可是,这个孩儿格别,不管在

谁家寄养,总是啼哭不休,弄得人家宅无宁日,不得不又将他送回来。后来,金老汉灵机一动,

对其老伴说:“ 事因还愿起,这孩子兴许与佛法有缘,就送到修真宫去吧。”

老伴虽然不忍,却也诺诺连声:“ 是吧,也许是吧。”

后,金老将这个婴儿抱到修真宫,交给了道长慈清。道长抚摩着盼福的小脑袋,微笑着

说:“ 既来人世,何愁世忧?悠悠佛法,为尔分愁。来则来矣,何愁之有?”

你说怪否,那个婴儿一经道长抚摩,竟然噶然啼止,抿着小嘴笑起来了。

此子天资聪颖,慧根颇深。修真宫里的道士,以“慈悲济世,宏扬道法”为法号辈分。盼

福进宫后,慈清道长为他取法号“济宗”。 “ 济宗”二字含义颇深,隐含着“继宗”之意,即为

“继承赵氏宗嗣”, 只是人们罕解其意罢了。

济宗成人亦成法,竟成为继慈清后的一代道高主持……

后事不必多述,这便是赵匡胤在青州留下了一股赵氏血脉。

金娘哪里会想到,那个与她匆匆一会的男人,竟然是赵匡胤。她也不会想到,这个男人,

竟然当了皇帝!她,理应是冠冕堂皇的皇后;她的儿子,也应该是继承大统的太子!可是,她

更不会想到,这个当年与她似鱼得水,极尽欢娱,山盟海誓的男人,而今竟然将她忘得一干二

净了!

其实,这有何奇怪的?那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相伴,忙都忙不

过来,怎么还会想到不得志时结识的山野女子呢?此刻,他早就将金娘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临咽气前,金娘还在艰难地呼喊着:“ 郎君,妾身我在这里久等。你……你……在……哪—

—里呀?”

在哪里?此刻的他呀,正在温柔乡里忙着呢!

对此,我有一歌:

一个是,

黄泉路上频回首。

一个为,

温柔乡里忙征战。

他们呀,

一哭一笑一诀别,

巫山一会再难见。

《辞妹花开盼郎归》的故事讲完了,且让我枉评一语:

人未得志恋荒山,

红口白牙枉称赞。

得志之人多健忘,

穷山恶水丢脑边。

马前皇后空自许,

一夜夫妻等闲看。

身边美女如浮云,

夜 夜新郎多新鲜。

皇爷大都露水情,

寡恩薄义黑心干。

而今贪爷步其尘,

四处留情去不返。

第五回 喜讯传来何太迟 人化荒野一孤丘

双崮侧畔弥河滩,

弥水长流声呜咽。

一掊黄土弃荒野,

金娘幽灵泪不干。

这座荒坟,便是金娘坟。金娘已经出嫁,死后不能葬进金家老坟;金娘不知夫家为谁,

自然也无法归葬。于是,她只能埋于荒野,与荒草为邻,与野兔为伴,成了一个寂寞于地下的

孤魂。这孤魂,或日暮独在墓中哭泣,或夜来漫游天下呼号,令闻者同悲,令见者共怜,令天

下人为其不平、鸣冤。

然而,不曾料到的是,这座孤坟上的荒草刚刚萌牙,却突然变得辉煌起来了。它,竟然是

一座娘娘坟!

赵匡胤夺得天下后,白日忙于处理燃眉之急的国事,夜来疲于应付众位嫔妃的争宠,的确

够他忙活的。他尚记得修真宫避难一节,却忘怀了金家楼温柔一事。当他派专使旨封养老院时,

竟然没有给金娘颁诏册封。所以,金娘至死,也不知道当年与她欢会的是当今的皇上。

奉诏旨封养老院的专差返朝后,赵匡胤以为放下了一块心事,对青州的荒山土岭再无挂念

了。

一天晚上,正值新纳宠妃珊瑚伴驾。

皇帝身边嫔妃众多,平日难得帝驾一幸,真与守活寡一般。一旦获得皇上临幸,她们一个

个似饿虎得食,岂可让皇上有片刻清静?

这珊瑚妃长得明媚大目,小巧机灵,又很会作态逢迎,深得赵匡胤宠爱。再者,这珊瑚年

适芳龄,青春正盛,乍得恩宠,更是无有恹时,缠得个赵匡胤极其狼狈。不及半夜,他对恋缠

不休的珊瑚说:“ 朕已乏极,朕已困极。”

“皇上……”珊瑚意有未足,轻轻地摇着赵匡胤的肩头。

“困,困……”赵匡胤将膀子一甩,发出了轻微的呼噜声。

“咳——”珊瑚一声长叹。今夜一别,不知何日方能再轮到自己的名下,不禁黯然泪下。

正在此时,宫寝门不启自开。一阵阴风袭来,寝宫内的灯盏也不吹自息。仔细听来,似有

隐约女子悲泣之声。珊瑚胆小,吓得将头一蒙,大气也不敢出。

赵匡胤此刻刚刚入睡。朦胧间,他看到一个女幽灵飘进寝室来。那幽灵披头散发,面含愁

容,一边飘游,一边悲声呼喊:“ 郎君,妾身我在这里久等。你……你……在……哪——里呀?”

待赵匡胤定睛看时,啊——,原来是金娘。惊异间,金娘向他的御身靠来。他伸出双臂,

正欲去搂接。不料,他有神灵护体,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将金娘击挡了回去。金娘,一下子

跌倒在了寝宫的地板上,哀呼一声“哎——呀——”, 倏然消失了。

赵匡胤一惊,呼地一下爬起来,大喊了一声:“ 金——娘——呀!”

珊瑚妃听到皇上惊厥,惧意俱除。她揭开蒙头锦被,柔情言道:“ 陛下过劳,都是臣妾的

过失。”

这珊瑚明知已经使皇上过劳,却依然扭捏作态,一头扑进赵匡胤的怀里,抚上抚下,大有

再游巫山之求。

赵匡胤此刻心里正烦,将她向旁边一推,冷冷言道:“ 离远点,金娘来了。”

“金娘?金娘是谁呀?”珊瑚讶然问道。

“去!是你娘!” 赵匡胤越发恼愤……

“我娘?……”珊瑚不解其意,待要深问时,见皇上满脸怒气,只好作罢。

赵匡胤从幻觉中醒来,面前已失去了金娘的踪影。他怅然若失,暗思到:

昔日落难不得意,

巧遇金娘暖心怀。

今日金娘来会我,

是喜是忧怎排解。

列位看客,这金娘何以会闯进这皇宫深院来呢?且待我说来你听。

金娘因思念一 夜情的郎君,郁郁而病,郁郁而终。她的阴魂不散,夜来常常出窍,四处飘

游,漫无目的地寻找她的如意郎君。这夜她的游魂飘至京城,趁宫门守神疏忽之际,循着赵匡

胤的体息,找到了他的宫寝,搅动了他的龙梦。

赵匡胤这一惊非小,始觉得有负于金娘,顿感伤怀不已。他匆匆起身,连夜传旨,派专使

捧凤冠,带鸾驾,赴青州迎娶金娘。赵匡胤的旨文是:

富贵时节意微薄,

患难之交情尤重。

半副鸾驾进宫来,

依然旨封马前灯。

放下赵匡胤梦会金娘,旧情复萌不提,单表那廷臣奉旨迎娶金娘一

事。

迎娶皇后,这个动静还了得?

颁旨官带领宫廷杂役,翻山涉水,浩浩荡荡向青州地奔来。来到山东后,知府、道台层层

相陪,大队兵马越过济南府,来到青州城,涌进金家楼。礼 炮八响后,落轿有请凤冠霞披,准

备进府拜见马前一盏灯娘娘。

只可惜,使者征尘未洗拜见的,不是活生生的金娘,而是一掊凄凉的黄土。

可怜的金娘呀:

妙龄女郎意浓浓,

春风一度难忘情。

一夜夫妻何所得,

身后徒留一虚名。

哎呀呀,

孤魂依旧孤零零。


关键词: 辞妹花开盼郎归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

相关资讯 更多>>

青州市圣水峪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今弥河镇上院村),位于青州市城南10公里、临朐县城西北7公里,旧属临朐县,解放后划归益都县(今青州市)。因村西、南、北三面环山,泉涌成溪,长年不涸,故称圣水峪,欢迎您光临游玩。联系电话:139636986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山东青州圣水峪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